首页 火币交易所文章正文

谁从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新规获益?

火币交易所 2025年10月29日 13:29 1 Connor

国家集采一个明确的信号是“反内卷”

文|《财经》记者 辛颖

编辑|王小

2025年10月27日,第11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产生中选结果。

此次集采共纳入55种药品,覆盖抗感染、抗过敏、抗肿瘤、降血糖、降血压、降血脂、消炎镇痛等领域常用药品,全国共4.6万家医药机构参加报量,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,其中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。

国家医保局表示,此次中选产品平均价差较此前批次明显缩小。这意味着极低报价有所减少。

截至目前,国家医保局共开展11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,成功采购490种药品。国家医保局预计全国患者将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质优价宜的中选药。

本次国家集采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——“反内卷”。一些新规则,更有利于头部企业,让其在降价上获得一个缓冲期。

首先,第11批国家集采为贯彻“反内卷”基调。对报价特别低的药品,集采增加了限制。要求每家投标企业做出不低于成本报价的承诺;对于低于“入围均价的50%”的企业,要求其对报价合理性作出书面声明,详细解释其成本构成,包括制造成本、期间费用和销售利润等。

其次,专门设置入围企业生产经验门槛,要求投标企业或其委托生产企业有2年以上同类剂型生产经验,优先考虑获得临床认可、质量稳定的企业。这在价格竞争前就会筛去一部分企业。

第三,新规调整为医院可以按厂牌报量,不仅给了医院更多的用药自主权,也减少了小品牌通过“卷低价”抢夺大品牌市场的机会。

按照原来的集采规则,不区分品牌,只要中标,厂家们能选的供货省份数量几无差异,供货量主要受到各省需求不同的影响。这让价格最低的企业,可以优先选择供货地区,也就能抢占最大的市场份额。这是一个利好新进入者的规则,对原来占据垄断优势的龙头企业,则更可能会削弱其优势。

新规改为医院按厂牌报量,那么知名品牌明显会更容易说服医生和患者。医院申报采购量最大的中标企业,即便价格不是最低的,也能维持住原有的市场份额。

通常,集采采购占医院总用量的60%-80%,此外的部分,允许医疗机构根据实际需求组织选择采购非中选药。

第四,此次集采还新增了两轮复活环节。即便是在竞价环节被淘汰了,如果某药品的市场需求量巨大,而一家报价未入围的企业愿意接受入围企业的中选价格,则该企业仍有机会中选。就是为确保临床常用药品的稳定供应,避免因激烈竞价导致部分优质企业意外出局而影响患者用药。

当然,仍有部分成熟品种的竞争较为激烈。公开数据显示,有九个品种的竞标企业数量超过20家。竞争最为激烈的是二羟丙茶碱注射剂,此次吸引了多达48家企业参与竞标,显然,这一品种的市场集中度也将逐步提升。

责编 | 杨明慧

封图来源 | 视觉中国

标签: 获益 药品 国家

发表评论

火币交易所官方_数字货币交易所 备案号:川ICP备6666666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