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隆汇10月15日|A股主要指数今日早盘小幅震荡,午后拉升上涨;截至收盘,沪指涨1.22%报3912点,深证成指涨1.73%,创业板指涨2.36%。全...
A股收评:沪指跌近2%失守3900点,深成指、创指跌3%,银行股逆势走强!成交1.95万亿放量57亿,4800股下跌;机构解读
10月17日消息,指数午后持续走弱,深成指、创指双双跌超3%,沪指跌近2%。板块方面,燃气、贵金属等防御性板块逆势活跃,国涨停,湖南白银涨幅居前;下跌方面,半导体芯片走低,灿芯股份、宏微(维权)跌超10%;电网设备板块走弱,中电鑫龙、、等多股跌停;可控核聚变板块全天调整,、等多股跌停。总体来看,个股呈普跌态势,下跌个股超4700只。
截至收盘,沪指报3839.76点,跌1.95%;深成指报12688.94点,跌3.04%;创指报2935.37点,跌3.36%。
盘面上,贵金属、燃气、赛马概念涨幅居前,其他电源设备、兵装重组概念、电网设备板块跌幅居前。
热点板块:
1、海南自贸概念
海峡股份涨停,海南机场、、、海南发展等跟涨。。
消息面上,财政部、海关总署、总局联合印发公告,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,并定于11月1日起实施。
2、油气股
首华燃气、、淮油股份、、科力股份等多股上涨。
消息面上,据新华社报道,进入10月,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。今年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即将抵达,10月14日起自北向南横扫我国,影响范围可直抵华南。华北北部、东北地区南部、湖南、贵州等地将为降温核心区,不少地方气温降幅可超10℃。
消息面:
1、金融街论坛年会组委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,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、区长郅海杰10月17日上午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经国务院批复,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、新华通讯社、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主办,将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金融街举行。据悉,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、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、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将出席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并作主题演讲。
展开全文
2、针对“智界部分车型换用宁德时代电芯”消息,智界方面今日回应财联社记者称,为保证交付效率,智界将采用一批宁德电池82度电池,这批车会在10月-11月投产并进行集中交付,车辆在交付前会告知车主所用电池品牌,获得确认后进行车辆交付。这批车辆交付结束后,后续批次的车会全部切换为中创三元锂电池。此外,两款款电池均为华为“巨鲸”800V高压电池平台,电池性能、使用寿命和功能均满足巨鲸电池平台的标准,保修政策上也保持一致。
3、【三部门:扩大海南离岛免税商品范围 离岛且离境旅客购买离岛免税商品金额计入其每年10万元免税购物额度且不限次数】财联社10月17日电,据财政部消息,为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,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购物需求,财政部、海关总署、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公告,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(以下称离岛免税政策),并定于11月1日起实施。一是扩大离岛免税商品范围,增加宠物用品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、微型无人机、小等商品。优化后的离岛免税商品由45大类提高至47大类。二是允许服装服饰、鞋帽、陶瓷制品、丝巾、咖啡、茶等国内商品,进入离岛免税店销售,退(免)增值税、消费税。三是将离岛旅客免税购物年龄由年满16周岁调整为年满18周岁。四是允许离境旅客享受离岛免税政策,离岛且离境旅客购买离岛免税商品金额计入其每年10万元人民币免税购物额度,不限次数。五是对一个自然年度内有离岛记录的岛内居民,在本自然年度内可按“即购即提”提货方式有关要求,不限次数购买离岛免税商品。政策调整后将有利于扩大离岛免税政策享惠面,增加商品供给,改善消费者购物体验,提升岛内居民获得感,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。
4、【()回应“存储产品涨价”:公司在封测环节收取加工费 价格波动相对终端产品有限】针对近期市场上存储产品涨价情况,深科技近日在接待调研时表示,公司在封测环节收取的是加工费,加工费波动相比终端产品价格波动相对有限。深科技进一步表示,公司目前存储半导体封测业务产能有序推进,产能利用可以满足订单需求,公司将持续关注市场机遇,如未来客户需求增长,公司将以满足主要客户需求来推进扩产计划。
机构观点:
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称,9月大金融、中游材料、上游资源景气改善幅度居前,TMT景气有所回落,但部分AI强驱动品种景气继续爬坡。当前市场机遇或集中在涨价预期、顺周期内需、AI产业驱动及独立景气周期等方向。表示,从景气改善的线索来看,可以关注全球流动性宽松和供需格局改善下有涨价预期的品种,包括有色、煤炭、化工、钢铁、电池等;工程机械、建材、大众消费品等部分顺周期内需品种景气企稳回升;AI产业周期下设备、存储、消费电子、软件景气继续爬坡,但需关注外部风险;独立景气周期、且有一定持续性的医药、军工、。
中信证券测算,2025年9月末,银行理财规模环比下降8500亿元至32.11万亿元。主要源于季末支援母行考核的季节性回撤,叠加国庆长假前投资者持现需求上升、权益市场分流资金等短期因素,回撤幅度大于2018-2024年9月的回撤均值0.66万亿元,但低于2023年—2024年的均值1.1万亿元。进入10月后,随着季末考核压力消解及双节假期流动性需求回落,理财规模有望在月内实现修复。长期来看,低利率时代,“固收+”理财产品仍是理财规模增长的重要发力点,预计10月单月规模有望回升一万亿元以上,全年理财规模高点有望达到33.5万亿元以上。
来源:新浪网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